辽宁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医用物资保供量每天都有增加 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
东北新闻网讯(记者郑阳 杨诗野)2020年2月10日下午,辽宁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来自省卫生健康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商务厅的相关负责人向新闻媒体通报了我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众志成城全民战“疫”,物资供给、后勤保障事关重大。
辽宁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何睿介绍,我省及各市后勤保障成员单位围绕国际进口、国内采购、省内生产三条主渠道,争分夺秒抢抓货源,为疫情防控工作竖立起坚实的物资屏障。随着疫情发展,我省医用物资保供量每天都有所增加,供给正加速与需求赛跑。
经过努力,全省医疗系统医用防护口罩可供使用天数已由1月30日的不足0.8天,增加到目前的3.3天;医用防护服由1月30日的0.5天增加到2.3天;防雾护目镜由不足1天增加到5.2天。
何睿介绍,我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后勤保障组由省商务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市场监管局、省药监局、省医保局、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省农业农村厅、省委军民融合办、省检验检测中心、沈阳海关、大连海关、省红十字会、省慈善总会等16个成员单位组成。后勤保障组办公室设在省商务厅。
在组织应急货源方面,省商务厅发挥与境外经贸往来的优势,积极扩大紧缺防护用品进口。目前,已打通韩国、日本、瑞典、巴西、土耳其、德国等十余个国家的购买渠道,还将继续与中东欧、英国等国家和地区洽谈防护口罩、护目镜等防疫物资进口事宜。截至2月9日,全省商务系统累计进口到港口罩396.519万只;防护服1.5511万套,隔离服13万套,护目镜3082副,医用鞋套2000双,医用手套2.5万副,测温计500支。
针对目前采购日益困难的情况,我省注重内部挖潜,多部门协作促进省内企业达产。省药监局、省检验检测认证中心开辟绿色通道,辽宁盛实医疗和浩宁实业两家医用口罩生产企业获批生产资质。省委军民融合办从500多家企业中筛选出了生产消毒液、防化服和医疗方舱的企业,将根据需求投产。
社会各界捐赠方面,疫情防控牵动人心,更激发出了社会各界的爱心。连日来,乌干达、瑞典、越南等地企业和机构纷纷与我们联系捐赠紧缺医用物资。截至2月9日12时,全省红十字会系统累计接收款物10549.61万元,其中,接收捐款9832.31万元,捐赠物资折合人民币717.3万元。截至2月8日15时,省慈善总会累计接收捐款808.8万元,接收物资折合人民币770.27万元。2月6日,华晨集团向省疫情防控后勤保障组捐赠了10台救护车,用于支持全省疫情防控。
医用物资调配方面,为确保一线医务人员需求,省后勤保障组按照急用先保的原则,先后分191个批次为省内16家定点医院、73家单位、14个市和沈抚新区调拨了医用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防护服、隔离衣、手术帽、护目镜等物资,有效化解了医用物资断档的危机。
生活必需品保供方面,省商务厅建立了应急监测机制,重点对占全省城市消费60%以上的14个大型蔬菜批发市场的交易量,地利生鲜、新隆嘉等大型连锁生鲜超市的8种重要生活必需品价格实行每日监测;重点调度了89家企业生活用品货源,组建226家企业保供队伍,确保调得出、用得上、保得住。省农业农村厅临时启动全省103个蔬菜基地生产能力动态监测,及时掌握当前“菜篮子”生产保供情况。目前,我省蔬菜日生产能力可达3万吨,日消费量2万余吨,实现自给有余。
市场监管工作方面,省市场监管局、省发改委、省商务厅起草了《关于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加强相关商品价格管理的通知》,并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下发,采取政府定价、限价等方式遏制口罩等商品价格过快上涨态势。省市场监管局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处理价格突出问题575起,维护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完)